西安biangbiang面,你可曾吃过

记得儿时玩猜字谜的游戏时,为了难倒小伙伴,就常常出这样一个字谜:

“一点一横长,二字口言旁,两边丝绕绕,中间马儿郎,你也长,我也长,心打底月字旁,打个勾勾挂衣裳”。

西安biangbiang面

其实,现在我都不知道这个字谜的游戏口诀的来历,不知道自己最初是从哪儿学来的。大概是因为这个字谜的口诀押韵,朗朗上口,或许哪次听大人说起过就比较容易把它记住了吧。儿时也不知道这个字具体怎么写,只知道它的读音。如果读音猜正确了,我们则默许他猜对了。

这次到了西安,居然把儿时这个字的读音联系起来了。原来儿时玩的字谜游戏,其最初的来源居然是一种面的名称。

其实,关于“面”,我们再熟悉不过。无论是武汉的“热干面”还是新疆的“大盘鸡面”,无论是重庆的“小面”还是宜宾的“燃面”,我们都能够用准确的汉字,把这些面的名字标识出来。但是西安这种面,我们却很难把它标识出来,这是个什么字呢?这到底又是一个什么面呢?

这个面的名字,辞海里没有,字典里没有,电脑里面输入法众多,也打不出这个字来。

由于昨晚在秦岭腹地堵车,抵达西安城区的时候,已经晚上11点过了。不过,灯火辉煌的西安回民街,人潮攒动,似乎越热闹,越能够衬托出我们彼时的饥饿。

冬日的天气,哈气成雾。街头肉味飘香,那大串大串的红柳烤肉,吃在嘴里,满满的实在感。吃饱喝足后,闻着空气中散发的阵阵烤肉香味,感觉肚中的每一根味觉神经,都充斥着烤肉的味道。

当我们路过一家面馆的时候,没有被灯火通明的、古色古香的店家大厅所吸引,没有被面的香味所吸引,吸引我眼球的,是其招牌——“biangbiang面”(招牌字不是拼音,是一个字,打不出来,所以用拼音代替了。)至于为何念“biang”(三声),当地人给我讲,这面是陕西特产,做面时,由于面的韧性特好,拉面师傅在揉面时,需反复在案板上摔打,每次摔打时,便发出“biang”的一声,所以叫“biangbiang”面。

我瞬间回忆起儿时的字谜游戏,原来是这个biang字啊,原来它来自这个面的名字啊,想必老家当地,曾有人到过西安,就将这么个字谜带回老家当地了吧。

认识这个招牌的名字吗?

望着眼前这个“biang”字,这么大一堆,这么多笔画,结构这么复杂,这会不会是汉字之最呢?

由于肚子已经吃得太饱,要不然都想一吃为快了。今天早上的早餐,我们迫不及待地,就是去吃这“biangbiang”面。

面馆大厅早已满号,排了个序。望着慕名而来的四方游客,看来大家都想来一睹这个“biangbiang”面的庐山真面目。

终于上桌了,望着盘中的“biangbiang”面,食指宽的面条,放着几块拇指般大小的羊肉,拌着油辣椒及各种调料,红的色、青的色,让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一边吃着面,一边侧头去看“biangbiang”面的汉字写法。真佩服开创者,他是怎么想到这个字的呢?而且还编制了一个让它广为流传的字谜。它不仅仅是字,是面,它还有着浓浓的文化味呢。

西安biangbiang面

大概数了一下笔画,一共有61画。这么一个复杂的字,这是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形体最复杂、笔画最多的字。虽然小时候玩过字谜,但根本不知道这个字的写法。小容嬉笑道:“学生犯了错,老师就给个小小的惩罚吧,一笔不差地把这个biang字抄20遍。”呵呵,这个字,一笔不差地写,抄10遍也是不小的一个工程呢。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特色。就像眼下的西安“biangbiang”面,就是西安饮食的一大特色。到了西安,如果不去尝一尝、看一看“biangbiang”面这种名小吃,是不是就不能算完全到过西安呢?至少,有遗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