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英寸的苹果新款MacbookPro

中科公益爱心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29/9376903.html

随著intel公司推出第十代处理器之后,各家笔电厂也开始更新全新的电脑产品线。对此,苹果公司5月初在MacbookPro当中额外提供了第十代处理器i7版本。上週也更新了MacbookAir。而微软公司则睽违2年更新了SurfaceBook产品,从规格来说,SurfaceBook3推出之后直接面对MacbookPro跟MacbookAir,究竟该怎么选,極熊仔One特别整理了三款产品来比一比(依照产品笔画顺序排列)。

AppleMacbookAir

苹果今年4月才刚更新过的MacbookAir,配备13.3吋Retina显示器,用的是IPS面板;解析度xPixels,今年的款式都多了TouchID指纹识別。

更新的版本主要是新加入intel第十代Corei处理器, 阶版本可以订製4核心IntelCorei7,1.2GHz处理器,这颗处理器支援高达8MBL3快取,标配8GBMHzLPDDR4X记忆体,而且硬碟空间也从之前GB起跳,现在改为GB起跳,最多可以选择2TB的SSD,键盘也从以往的蝶式键盘,改为现在的剪刀键盘(MagicKeyboard巧控键盘),而且还提供三向麦克风收音、杜比立体声播放,加上Air轻巧(重量1.29公斤)的特性,整体来说可以算是部落客福音, 的考量是Thunderbolt3只有两个,售价仅起。

AppleMacbookPro

继于去年11月以16吋MacBookPro取代15吋MacBookPro后,苹果更新了13吋的MacBookPro,并且同样换掉蝶式键盘,改为广受好评的MagicKeyboard剪刀式键盘,并且保留TouchBar跟TouchID的配置,而且,终于让实体Esc键回归。

规格方面採用intel全新推出的第8代/第10代4核心Corei5/i7处理器,13吋MacBookPro 可以配置32GBRAB,官方数据指出,4核心MacbookPro13整体速度比上代双核心版本快约2.8倍。而新的IntelIrisPlus图像处理亦比上代MacbookPro快80%。I/O方面,两侧维持各两组Thunderbolt3。

储存空间方面,採用 读取速度3.0GB/s的SSD硬碟, 版本就是GB,高配可以选4TB。13吋MacBookPro根据处理器与储存空间有3种主要规格,起售价元。

SurfaceBook3

微软公司睽违2年更新的新款SurfaceBook3,提供了13.5吋、15吋两种版本,保留特殊链条设计,让触控萤幕跟键盘底座可以轻易拆分、转向,藉此变更成笔电模式、平板模式,而且支援SurfacePen、SurfaceDuo等配件。極熊仔One认为她确实大幅提升微软历年来所强调的“生产力”,从这角度出发,苹果仅有iPadPro可以对抗,上述两款Macbook系列反而都还做不到。

产品规格方面,13.5吋的SurfaceBook3可以选择内建IrisPlus显示晶片的IntelCorei5-G7,或是更高阶一点的i7-G7搭配GeForceGTXMax-Q的组合。

而15吋的SurfaceBook3则是有i7-G7搭配GTXTi,而升级选项更高阶的NVIDIAQuadroRTX, 阶可以用到32GBRAM,并且比上一代更快的SSD硬碟,整体规格来说可能比新款MacbookPro还差一些,但是比MacbookAir强很多。

再来看售价,SurfaceBook3目前还没有台湾上市情报,美国预计5月21上市,13.5吋的8GB+GB版本价格美元起。

小结:

从年至今,苹果接连更新了多款Macbook产品,MacbookAir、MacbookPro都默默的提供入门版跟进阶版,针对2-in-1策略,苹果直接拿出iPadPro当挡箭牌,虽然系统不同,但是产品线相当齐。

極熊仔One从规格取向来看,MacbookAir确实是比MacbookPro差一,但是价格也差了一截。同样是13.3吋的话,高阶版本的MacbookAir跟入门版的MacbookPro,价格一样,这方面跟往年策略相同,消费者可以选择入门版的MacbookPro感受一下TouchBar,但如果没这个需求,其实高阶版本的MacbookAir的CP值会更好。

姑且不谈SurfaceGo2,对比调整之后再出发的SurfaceBook3,虽然看起来是比起MacbookAir来得吸引人一些,但是价格方面反而没那麽有竞争力,而且规格上也没到差异相当大。而对于高阶产品需求高的用户来说,很难会因为SurfaceBook3的方便度就从MacbookPro跳槽过去。

话说回来,Surfacebook在使用上的多元性确实是比较高,让许多人不用另外带平板出门, 要考量的,可能也就是微软云端跨平台支援的方便性。

当然,这些都是極熊仔One初步针对规格、跟过去使用经验所下的初步结论,或许在实际使用过之后,可能有另外的想法,所以还是建议读者等产品上市之后,实际前往门市体验一下、感受一下,再来考虑是否入手噜~

,说明一下,撰写原创内容大不易,抄袭却只要一秒,还请以分享、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