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撰稿朱琴燕王佳琴沈洁
在7月7日公布的嘉兴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年第二季度督查测评情况通报中,秀洲区王店镇位于“镇排行榜”前列。
理念润人心,新风拂面来。王店镇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与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相结合,以文明之“笔”描绘幸福底色。
不断发展壮大“店当家”志愿服务联盟,今年初以来,王店镇已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余场,号召群众不仅要争做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知晓者和参与者,更要投身其中成为实践者和带动者,让文明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在镇区主干道、公园广场等地,随处可见文化墙和宣传栏,定期发布“文明新风”“邻里和睦”等公益广告。利用镇村电子屏、广播、“村村响”喇叭等载体,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累计发放文明劝导宣传资料10万余份,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内外兼修
文明之花扮靓美丽乡村
时值盛夏,走进王店镇庆丰村,只见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盛开着五彩斑斓的鲜花,收拾得整洁干净的菜园内,种植着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农家庭院内外,几乎看不到生活垃圾的踪影。“因为我们村经常自发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家文明素养显著提升,自觉维护美好环境。”庆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丽敏说。
庆丰村在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村里组建了由党员先锋队、平安巡防队、全科网格员以及热心村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美丽乡村正在由“盆景”变“风景”,由“风景”变“风尚”。该村还出台了村规民约,涉及勤劳致富、认真学习、用餐文明、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方面。
看得见的村规民约贴在墙上,看不见的村规民约落在村民实际行动中。朱丽敏表示,现在的庆丰村如此美好,是因为全村人都在不断努力。多年来,该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如今的庆丰村不仅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还有亲子种植、采摘游玩等一批特色农业项目,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诗书田园、耕读传家”为主题,因地制宜精心打造的特色“状元”文化更是美名远扬。
据王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文明村庆丰村是王店镇用文明之花扮靓美丽乡村的缩影。近年来,王店镇不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安置小区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镇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启动“碧水绕镇、碧水绕村”工程,扩大“水下森林”覆盖面,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彰显特色
打造品牌传播精神文明
近日,王店镇举办了“梅里青年话共富”微党课大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行,来自梅里后浪宣讲团的选手们创新运用了美术微党课、音乐微党课、短视频微党课等多种形式讲述故事、演绎经典,凝聚榜样力量,憧憬幸福未来,展现了王店青年干部和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王店镇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建了梅里后浪宣讲队、红梅芳华宣讲队、匠心宣讲队、警铃宣讲队、乡音宣讲队共5支志愿服务宣讲队,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宣讲,致力于传播新思想、培育新风尚,解读理论新政策,讲述梅里好声音。
最美家庭、最美邻里、最美“店当家”……王店镇通过选树“最美系列”,让乡风文明浸润百姓心田,涌现了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五届省道德模范张根宝,诚信经营的沈建冬等“最美王店人”。此外,王店镇还开设了梅里秀贤讲坛,通过邀请乡贤讲述地方党史、献策乡村振兴等形式,弘扬乡贤文化,形成浓厚的崇德向善氛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传承发扬名人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在王店镇,“一代文宗”朱彝尊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这位王店籍的诗人、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王店人,用其独特的人文之美为精神文明塑魂。王店镇打造了“竹垞书房”阅读阵地品牌,完成镇中村、庆丰村、南梅村等竹垞书房建设,用朱彝尊爱书藏书的典故来弘扬阅读文化。
今年5月,王店镇在第十七届朱彝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发布了朱彝尊文化IP形象,与“品重梅溪”美丽乡村精品线相结合,设计推出国风系列5个人物形象,以竹垞先生为引领,梅小隐寓意归隐南梅,竹小垞寓意耕读镇中,菊小宝寓意慢活建林,兰小生寓意求学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