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tics让人爱上写作的可视化笔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www.xftobacco.com/
#一人一句为考研加油#说到笔记写作工具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是笔记工具还是写作工具?

在市场高度成熟的今天,笔记和写作软件都已经进化出相对完整的两种形态:

以obsidian、notion、飞书、语雀等为主的知识管理软件,以及Ulysses、Typora、MWeb等为主的沉浸式写作体验软件。

所以在初次接触名为「笔记写作软件」的Lattics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疑惑,这究竟是一个笔记软件,还是一个写作软件?「类脑式」又是什么意思?

lattics宣传页

很难否认,Lattics的设计理念没有受到卡片笔记的影响:无论是卡片复用的概念、可视化写作、还是双向链接的引用,你都能在其中找到卡片笔记的影子。

使用之前,我内心是有些抗拒的。这些年「卡片笔记」「双向链接」等概念大火,不乏跟风炒作之辈,但真正能做好的屈指可数。

直到近一步了解他们公司,之前曾做出Zine、Varlens这两款小众精品后,我心中的疑虑才得以放下,开始上手体验这款软件。

要理解lattics的使用逻辑并不难,它的使用手册甚至比flomo还要简洁,只有2个层级,花15-20分钟就能浏览完

比起notion和Obsidian动辄上百页的说明文档,lattics不折腾,简洁优美,符合直觉,是一款上手就能使用的轻量应用,很多功能不需要看文档,也能凭直觉摸索出来。

在兼具了简洁和实的同时,lattics还尽可能做到了功能完备。它并不是Notion或Obsidian那样功能多样的笔记应用,lattics的定位更像是一款带有「笔记管理」功能的写作软件。

关于Lattics的功能介绍网上已经有不少文章了,就不在此赘述。

在我看来,我们早已迈过了「不知道这个按钮有什么功能」的阶段,更多是不知道「如何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所以接下来,为了让大家方便理解Lattics如何使用,我会演示自己是如何从0到1,运用Lattics写完一篇测评文章的。

使用体验

打开软件,是mac最为经典的段式分布(产品也支持windows,这里仅以mac端为例)

实际上配合「双文对照」和「卡片库」功能最长可以延展到5栏(卡片库功能将在后文介绍)

图1从左到右依次为「项目」——「文章」——编辑区。

项目区域和文章区域都可以新建子文件夹,实现无限嵌套。

理论上,你可以放无穷多的内容层级,将lattics打造成一个全知全能的知识库或写作素材库。

当然,为了避免过于复杂的结构混乱,建议2个层级就已经足够。

在「文章」一栏,新建的项目都会被称为「文章」,以下皆会用此代称。

在「项目」一栏,我个人的写作习惯是放置不同的写作主题,如果你跟我一样,写作跨度不大,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写作项目就好。

比如我要写一篇lattics的软件测评,就会在此新建一个「lattics评测」的项目文件夹,接下来关于lattics的所有资料和写作草稿都会放在这个文件夹里。

在还没有想好大纲的时候,我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用考虑结构和大纲之间的关系,先让一部分创意释放出来。这也是卡片式写作最显著的特点。

我们无需从一张白纸开始写作,而是先构思已有的想法,让一个想法把我们带到具体的问题中,从而散发出另一个想法。

在写作的时候,很多灵感或结构都是在写作中萌生出来的,而不是提前规划好,这点会在后面详细说。

在第二栏目,就可以开始构思你的一些主题,这时候可以打开lattics中的思维导图视图,开始构思。

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更像一个大纲,跟第二栏目的内容是同步的。

你只能在这里组织大纲的主题,比如说lattics大纲的主题就包括「笔记评测」「使用主体」「适用人群」「实用建议」等等。

你在思维导图中做的任何修改都只会影响第二栏目的标题或排序,对应的内容需要回到编辑器,或是在接下来的「鸟瞰视图」中才能撰写。

因为当时还没想好大纲,所以我是按照临时的想法,先按不同的主题写好一个次序,简单排列在「文章」里。然后想到什么就开始在对应的主题中填充内容。

比如说,在我还不了解软件的操作逻辑时,我知道lattics的设计理念是类脑式写作。

于是我在里面新建了一篇名为「写作理念」的「文章」,开始把我知道的内容写下来;

没过多久,我就会由卡片式的写作理念想到软件的适用人群,于是再新建一篇「适用场景和人群」的「文章」。

就像上面这样,每当有新的主题或内容出现,我就会新建一篇对应的「文章」,直到整个文章的结构变得完整。

如果你一开始就有比较合适的大纲,也可以像我这样切分成不同的「文章」,依次填充内容,每当有新的想法就再填入内容,直到文章的结构自然地清晰起来。

这种方式下写作会变得轻松,可以轻易积累数千字的初稿,对沉浸式写作、提升信心非常有效。坏处是某些主题偏离太远不容易发现,毕竟每个「文章」板块各自独立,你不太容易发现某个主题所占的篇幅。

不过我想,写得太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个幸福的烦恼,所以就培养写作兴趣这一块,我是持肯定态度的。

当然,卡片笔记并非没有缺点,当撰写卡片的时候,如果不能明确其属于什么主题,该怎么办?如果写得太多,该怎么整理?

这也是卡片笔记写作的最大弊端:「写文一时爽,整理火葬场」。这时候传统写作软件的弊端会显现出来,而lattics提供了一种相当优雅的解决办法:调出右侧的「卡片库」,点击「新建卡片」,将内容填充在其中。

卡片库的展现形式是固定一栏的,具有独立的滚轮,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文件夹,你可以完整地看到右侧的所有卡片组。

这意味着无论你现在在写什么主题的内容,都可以先将其储存在右侧的卡片库中,等看到合适的上下文再将对应的卡片插到文中。

你可以引用卡片或修改卡片内容,修改的内容会在所有引用卡片的地方同步,也可以选择不同步(取消引用),让卡片以固定形式存在于某个特定的语境中。

当你建立的卡片足够多,通过右上角的「搜索」按钮,筛选需要的卡片,结合「标签」功能可以将大多数的内容展示出来;

同时,要展现的卡片栏也可以通过「项目」和「标签」控制,做到只展示你想展示的卡片主题,针对某个具体的项目进行相关卡片的展示,而不会让其他不相关的卡片内容扰乱视野。

lattics自带的标签整理功能将这种优势进一步放大,点击特定的标签就可以展现下面的所有卡片。

还可以拖拽调整标签层级。所有的标签都汇集在左下角,你可以在这里新建标签,或改变颜色、命名和层级等,便于快速查看。

这点真的很实用,也是我觉得团队特别下功夫的地方,他们将卡片写作的细节处理得很好。

这种灵活的储存方式极大地缓解了分类卡片内容的压力,让卡片式写作的实现不再局限于一种写作概念,而是真正通过软件的交互方式将其落地,打通卡片笔记写作的阻碍。

Lattics也可以从其他的笔记、写作、读书应用中导入卡片,比如Markdown、TXT、Obsidian、Ulysses、苹果备忘录、Kindle笔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