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人书信中经常有这样一句话:见字如晤。由此说明一个人的字体风格从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人的性格、处世态度。如今高考采用电脑阅卷,一个人的字体的形体是否美观,直接影响了阅卷老师给你作文水平分数高低的第一感觉。
其实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语文老师就一直在强调文体美,大家可以根据楷体字帖或者摘抄文章中的文言诗词进行练习,每天下午抽个十分钟在格子纸上面写个四五张,不仅可以改善自己的字体,还能让人在练字的过程中平心静气。
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字体已经达到了阅卷时呈现在电脑上的工整程度,但有的学生另辟蹊径,开创了一种别样字体。俗称——奶酪体。
高中试卷中出现“奶酪体”,呈现在电脑上后,老师:太不负责了
顾名思义,奶酪字体最先是作为手账界所使用,奶酪字体不像正楷一样横平竖直,一撇一捺,该字体本身并不复杂,笔画简单,可能一个字用正楷写需要两笔,但是用奶酪体一笔就能完成。
由于其外形工整、书写简单、字体可爱,一度在中学生之间很流行。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在考试中采用这种字体。其实,我们通过观察奶酪体出现的文章载体或者书籍载体可以发现,这种字体不适合严肃正规的考试,大多存在于DIY手工、动漫卡通等休闲绘本中。或者可以称之为艺术字体,用在生日贺卡、黑板报等等。
对于学生在正规考试中采用奶酪体,阅卷老师认为是对考试的一种不负责,态度不认真。但有的学生认为无论是什么字体,只要字体看着好看就行了,不明白阅卷老师为什么不建议考试中采用此字体作答。对此,我们简要说明一下。
奶酪体影响卷面整洁,不适合正规考试
实际上拿一篇工工整整的奶酪体来看,整体感觉还可以,但是当这篇文章被扫描呈现在电脑上之后,和正楷字体扫描出来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其一,字间距大小不同。正楷的字体间距大小看着更为舒适,每一个字一笔一画很工整,不存在这个字体比那个字体大后者小,间距整齐,清晰明了。
而奶酪体的字间距明显有的大,有的小。因为奶酪体的笔画相对简单,每个字体的笔画数、繁杂程度不同,写出来的字体大小也不同,导致一排文字连起来的间距有的大,有的小。
其二,奶酪体因为字体很多采用连笔,几十个可能看着没什么影响,但是上百个字连在一起在电脑上就显得有点凌乱和拥挤,特别是奶酪字体本身就不如正楷工整,很可能有的考生写的奶酪字体大小相差过多,电脑扫扫描出来直接就是黑乎乎的一片,试问,面对这样的试卷,哪个阅卷老师会想给高分?
其三,奶酪体逐渐成为一种网红字体有易上手、速成的特点。但是这对文字功底不是很好的学生上来就练这种字体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比如口这个字,正常情况下是三笔完成。
但是奶酪体可能用两笔就写完了,口直接变成了一个倒三角,笔画直接减少了。简单的汉字可能还看不来有什么问题,但是复杂的汉字如果笔画缺失,很容易写成错别字,这时候不论字体好看与否,先把字写正确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练字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需要持之以恒。
写字跟学习是一样的,没有前期的积累不可能达到质的飞越。可能有的学生字体刚开始写的歪歪扭扭,但又在家长的殷切期盼下想要获得表扬,立竿见影的提升字体的工整程度,就想偷懒,找一些笔画简单的字体。比如选择一个网红艺术字体作为练习对象,这样可就真的越练越错了。
实际上想练出好看的字体,第一步基本都是先描字帖。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楷体字帖内容,从笔画开始练习,每写完一段话或者一句话停下来看看,琢磨一下为什么字帖的笔画是那样写,每个字的重心、架构。
或者可以请老师、写的较好的同学纠正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将正确的字体写在下面,形成对比提醒自己。
这样每一个字都有了练习和修改的过程,可以加深我们对字体的理解,更好的练习。
一份好的文笔不仅可以化作对他人的赞美,也是推销自己的名片。无论将来遇到怎样的书写场合,相信一份娟秀工整的字体对自己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大家千万不能忽略文字带给人的冲击力,好的文字是会传递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有时候文字比语言有更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