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不知道你们在PC端使用是什么输入法,本人使用的是五笔输入法,这是本人接触的第一种输入法,也是一直在使用的输入法,虽然现在智能拼音输入法越来越方便,甚至可以输入整句话。然而,我依旧没有放弃这种“小众”的输入法。当然了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本人拼音不好,拼音输入太慢;二是对这个五笔输入法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五笔输入法的优点
五笔输入法是,是一种形码输入法,即用字根拆解和组合汉字,具有重码率低,几乎不用选字,熟练后可以快速输入汉字,甚至实现盲打的特点。成为对汉字输入速度有要求的人首选。
想当初,学五笔输入法确实经历了一段比较痛苦的过程,单是记住那个字根就费了很大的劲;好不容易记住了,但没有摸键盘的机会,只能在心底默默记住某字如何拆解;直到高中的时候,才攒钱买了一台小霸王学习机。多少个夜里,这台学习机配合着14寸黑白电视机,才让我熟练地掌握五笔输入法。
现在PC端使用的各种五笔输入法,核心都来自86版本的王码五笔,而之所以称为王码五笔,是因为发明人姓王,以发明人的姓命名,是一种崇高的荣誉,而这位发明人也绝对配得上这项荣誉。
他就是王永民。从到年,他以五年之功,倾尽心血研究并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并被国内媒体誉为“当代毕升”和“将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五笔字型还被中国科学院列入20世纪全世界项最伟大的发明,与开创人类科技新世纪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引发生物科技大震动的克隆技术相提并论。
现在回想起来,小小的汉字输入法却能有如此高的赞誉可能很难理解,况且现在五笔输入法的覆盖面也越来窄,大有被智能拼音输入法取代的可能,但是,当了解到当时的研发背景和发明人艰难攻关的过程,就会对前面的看法改观。
汉字险遭废弃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同时也是记录中华文明的符号系统,是中华文化的血脉之根,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旗帜。中华文化之于汉字,正如叶之于根:根壮叶繁,叶落根枯。然而在近代化过程中,汉字却曾经险遭废弃。
自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以来,中国一直处于“救亡图存”的抗争中,民族自信心跌落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些觉醒的先行者将中国落后被动的局面归为传统文化的跟不上时代,倡导用西方先进的文化来改变这种局面。其中最大的矛头就是指向汉字,提出了“一定要废除汉字,采用罗马字母”、“汉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无望”、“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等一些令现在的我们惊悚的口号。于是一场持续半个世纪的“汉字拉丁化”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这场运动的目标就是拼音文字代替汉字。
当时汉字拉丁化课文尤其是20世纪70-80年代计算机时代的来临,中国如何与世界接轨面临严峻考验,拉丁字母由于容易更输入电脑,汉字很难、甚至无法输入电脑,汉字的存废遭遇空前的威胁。幸而此时王永民五笔字形输入法的发明,实现了汉字与西方26个字母按键“无缝对接”,才化解了这场危机,而“汉字拉丁化”运动最终也以“简化字”方案的公布和实施而中止。
五年磨一剑
南阳是个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地方,仅载入史册的就达两千多人。而对于王永民,南阳不仅是他生长的地方,也成为他成就事业的起点。
年王永民出生于一个贫苦人家,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也发生在他身上,通过刻苦努力学习,他以6门功课平均99.75高分考上了人才济济的中国科技大学,当时华罗庚、严济慈、马大猷、钱学森等大师的课他都听过,并立志在30岁之前当上教授,投身上科技行业,为国家做贡献。
然而,大学毕业即赶上特殊时期,他被分配到偏远山沟里种了两年的田,然后又被安排到了四川永川国防科委部门工作。他在这里待了8年,其中6年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因为水土不服,他得了肝炎和肾结石。有时命运就是如此残酷,原本在30岁就想创出一番事业的王永民,到了34岁了还一事无成。
35岁那年,王永民终于调回南阳,在当地的科委工作。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汉字照相排版植字机,这是日本人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川光仪器厂花9万元买回来的,王永民对这种输入时不能校对,出错就要重新照相制版的输入法很不感冒,他请问川光仪器厂的总工:“谁能记住24个幻灯片每个胶片上究竟放的是哪个字,你的姓又在24个幻灯片中的哪个胶片上?”
总工被激怒了:“王永民给我当徒弟,还得再学三年!”,“王永民是川光厂不受欢迎的人”
“与其说这是一次羞辱,还不如说这是一次发动。人遇到一种羞辱,遇到一种打击,就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我就要比一比,到底是你,还是我王永民讲科学,我一定要发明一个键盘取代你的东西。”
其实,王永民最初的想法,是找一套现成的汉字输入法,改良升级一下。他怀着南阳科委拔给的元经费,跑了上海、苏州、杭州的科委情报所翻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并相继拜访并了解王安99键的三角编码法,郑易里94键汉字编码方案,但都觉得复杂,最后他决定自己研发。由于经费有限,这段他只把钱花在刀刃上,吃的就烧饼解决,一头扎进汉字分拆的浩大工程中,经过拆分排列、反复比对,终于将多个汉字拆为多个字根,实现键汉字编码。之后,他就走上不断压缩字根,解决重码的路上,从键、90键、75键、62键、36键,一直到26键。
郑易里先生年他经过艰难研究,实现了62键方案,这在当时已是了不起的事情。研究成果一经公布,立马引起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