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吧评测室有一个“老冤案”,就是污蔑我掰断卡扣。
笔记本电脑的后盖一般由螺丝+塑料卡扣固定,初期由于本人拆机手法不够纯熟,所以偶尔会掰断卡扣,然后极个别读者就冤枉我是“卡扣杀手”。
客观地说,掰断卡扣与否取决于机身设计,有些电脑卡扣结实、设计合理,而有些机型卡扣设计反人类,逢拆必断,就不能怪我下毒手了。
今天我们的主角,用了一种非常高级且优雅的方式固定后盖,秒杀卡扣一百条街。
那么这台机器实际表现究竟如何?这种高级的方式能否普及?这次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微软SurfaceLaptop4
左滑看接口
机身左侧
机身右侧
它的配置如下:
锐龙UMicrosoftSurface定制版处理器
16GBMHz内存
GB固态硬盘
15英寸*分辨率%sRGB色域3:2比例IPS触屏
电池容量47.4Wh
厚10.2~14.7mm
机身重1.55kg
适配器重g
目前售价元
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屏幕素质优秀,色准表现极佳
2,定制处理器能耗控制好,续航时间较长
3,机身做工好,手感优秀
缺点!
1,屏幕边框较宽
2,接口种类较少
3,内部扩展性一般,仅兼容M.固态硬盘
这台笔记本电脑拆机比较麻烦,先取下底面的四个脚垫,这需要一定技巧以及趁手的工具。然后卸下脚垫下的4颗螺丝,打开屏幕,使用吸盘将C面吸起,此时注意先断开键盘排线,再完全取下C面。
机器没有采用卡扣固定,而是使用的磁吸式,所以不要尝试用翘片撬开卡扣。
双通道16GBLPDDR4xMHz内存能满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内存为板载无法更换。
测试机的固态硬盘容量为GB,型号为海力士BC,机器仅可搭载M.规格的固态硬盘,支持PCIe3.0×4和NVMe,如有需要可以寻找熟练的技术人员,按照微软提供的说明进行拆卸更换。
1,对笔记本精致感要求非常高
2,对便携体验要求很高
3,能够接受使用拓展坞
微软SurfaceLaptop4最大的特点就是这颗定制的AMD锐龙U处理器。
它采用了台积电7nm工艺打造,频率最高可boost至4.4GHz,相比起U的4.2GHz有一定的提升,R20多核成绩可达分,相比U提升5.9%左右。
核心显卡则是和U相同的Vega8,最高核心频率MHz。
屏幕方面,采用了一块15英寸+3:2比例的触屏。实测色域容积为96.3%sRGB,色域覆盖为96.3%sRGB。色准方面,平均ΔE为0.56,最大ΔE为1.28,无论是文字办公或是轻度修图,都可以胜任。
接口方面,这台机器仅有一个USB-C和USB-A(均为3.1速率),以及3.5mm音频接口。日常使用可能需要外界拓展坞。
续航方面,它的PCmark10续航测试成绩为14小时23分钟。(场景:现代办公)
噪音方面,它的满载人位分贝值为41.7dB。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台做工高端,轻薄便携的高分屏轻薄本,那么这台笔记本可以考虑一下。
但如果你对于接口以及内部存储拓展性的要求非常高,那么这台电脑可能不太适合你。
上图是微软SurfaceLaptop4的拆机实拍图,大部分结构在屏蔽罩下方,实际为单风扇双热管的组合,只有其中一端连接到了鳍片,其余部分用作均热。
室温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2..
针对无独显的轻薄本,我们使用负载较低的StressCPU进行压力测试。
在满载状态下,锐龙U的温度最高89.8℃,稳定在75℃,功耗约20W,频率维持在3.4GHz。
左滑看背面温度
烤机背面温度
表面温度如上图所示,键盘键帽最高46.7℃出现在键盘数字键区域,WASD键为45℃,方向键36℃。背面中心点42.3℃。
总的来说,微软SurfaceLaptop4的散热表现中规中矩,身为一台轻薄定位的笔记本电脑,这个性能释放很正常。
根据我多年“屠杀笔电”的经验,总结出目前笔记本电脑的几种固定后盖方式:
1,螺丝+塑料卡扣固定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固定方式,一般情况下光靠螺丝即可固定机身,卡扣主要负责辅助固定。
所以即使掰断几个卡扣也无伤大雅。
2,螺丝+金属卡扣固定
最典型的就是苹果MacBookPro系列,卡扣采用强度极高的金属材质,且位置在底盖内侧,需要用吸盘拉出一定角度后用力推开,才能成功拆机。
强度高,装配紧实,不可能掰断,但拆机比较费劲。
3,螺丝+划扣固定
以蓝天Clevo为首,部分“老式傻大黑粗游戏本”使用此固定方式,卡扣改为划扣,拧松螺丝后直接朝一个方向推,即可揭开后盖。
拆装过程极度舒爽,在发烧友圈中美誉度很高。
4,螺丝+磁吸固定
近年来新发明的固定方式,用磁铁代替卡扣,拆机体验新奇,但由于SurfaceLaptop结构复杂,所以暂时体现不出该工艺的优势。
目前也无法确认这是否为微软的专利技术。
5,纯螺丝固定
原厂无卡扣的电脑比较少见,微星和雷蛇等部分轻薄游戏本就采用了此方式固定,优点是“拆机0伤亡”,缺点是螺丝紧固困难,部分老型号有螺丝松脱的情况发生。
建议二次装配时补充螺丝紧固剂。
6,纯划扣固定
一种江湖中早已失传的固定方式,当年在广达TWK公模上出现过,全程免工具拆装,徒手推开拨片即可揭开后盖。
个人猜测,失传的原因可能是无法做到轻薄化。
7,胶水固定
以SurfacePro系列为首的工艺,我最讨厌的固定方式。用胶水意味着不可能“无伤拆解”,所以碰到胶水固定的机器我一般不拆机。
胶水固定的好处是节省机内空间,所以手机平板很喜欢用胶水固定。
综上所述,固定电脑后盖的方式有很多,可能我也有错漏,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多拆多试,才能真正成为拆机高手。
笔记本装配工艺也没有停滞不前,近年来的磁吸式固定就是一大创新,随着轻薄本的持续发展,以后也会有更多新奇的固定方式出现,我的双手已经饥渴难耐了!
猪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