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家庭教育并不是越严格越好,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不恰当的监管方式,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
如今教育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尤其是网课被广泛应用以来,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除了用来上网课以外,和老师同学间的沟通也要在网络上进行。
很多家长对此忧心忡忡,网络对于学生而言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能开拓学生的眼界,足不出户也能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若是学生自制力较差,也很容易因此走上弯路。如何有效监管,就成了家长和老师都很关心的问题。
中学生防止家长看聊天记录,用摩斯密码与同学交流
三胎政策放开后,中小学生的家长可谓跨越各个年龄层。每当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发现教室里的家长几乎包揽70后、80后和90后。很多老师发现,亲子间年龄差越大,代沟也就越鲜明。
尤其是疫情期间,中小学生都在家里上网课,家长在监督的过程中心态逐渐崩溃。学生心理压力也很大,不仅上网课的时候家长在旁边看着,就连下课后,跟同学聊天家长都寸步不离,学生感觉一点自由都没有。
同学之间聊天,可能有时候还会开玩笑,说着老师和家长不太能理解的话题。家长看到后,难免就会追问其中的原委。即使没有秘密,学生也会觉得很烦,有秘密就更不想让家长明白。但是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若学生思想出现偏差不及时纠正,很容易影响学习成绩。
一中学生便把自己的聊天记录“加密”了,和同学交流起来像摩斯密码一样。家长再查看手机时,发现全篇一个汉字都没有,全是标点符号,俩个学生还聊得很起劲儿。
让学生翻译出来,他还能讲得头头是道,家长也不知道他是在认真翻译,还是随口瞎说的。家长根本摸不到头脑,或许只有学生自己心知肚明吧。
家长看到“摩斯密码”一头雾水,这玩意一般人看不懂
中小学生用一些符号来替代汉字的方式并不稀奇,有些00后学生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就在引导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速记。
很多公立幼儿园并不会教学生算术和写字,学儿歌和背古诗也只是停留在口头表达上面,学生几乎没有动笔的时候。然而有的时候美术课或其他需求,需要学生有书面表达能力时,老师会让他们用画图或符号的形式,来替代不会写的生字。
很多学生即使在上学后,学会写字了也在沿用幼儿园老师教的速记方式,能提高记笔记的效率,只要自己能看懂即可。没想到为了防止家长查看聊天记录,这些学生们又把这种方式应用到了聊天中。
因此,家长们常看到的学生之间的聊天记录,加密方式主要有两种表情包和标点符号。图形类的比较好破解,多半都是利用谐音梗,只要念出来就能猜出其中的意思。
符号类难度就比较大了,除了“密码本”以外,可能还需要一些默契值。否则两个平时关系生疏的学生,也难以沟通。家长只能望而兴叹,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不过话说回来,家长严格把控学生的手机内容,就一定对教育有利吗?
家长是否有必要检查学生的手机?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情感的敏感时期,家长不能再用对付小学生的那套教育方式了,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否则强制性教育手段,会让学生产生抵抗情绪,家长再进行引导,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家长想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平时的爱好习惯,完全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解决。比如看他的作文中心思想,或者遣词造句中潜意识的表达内容。未必一定要检查手机聊天记录,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方式。
一旦发现学生有这方面的行为,家长不如先自我反思。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让学生不敢在家里畅所欲言了?中学生有一些小秘密,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很正常,家长不要有应激反应。
家长可以在大方向上做好引导工作即可,平时多给予学生高质量的陪伴。学生若是能跟家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状态。#知识红人季#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家长有必要查看学生的聊天记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