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出品
「创业最前线」旗下「子弹财经」
作者
杨博丞、蛋总
前言
36岁的联想,在被业内贴上的多重标签下,于二级市场的众多议论中,它的真实模样似乎渐渐被掩盖。
9年前,柳传志将联想集团的大旗交给共事20余年的杨元庆,卸任后,柳传志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他的主要精力也从联想集团转移到了联想控股。
“元庆已经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柳传志在谢幕演说中说道。
自柳传志“交棒”杨元庆那一刻起,那些棘手的问题与沉重的担子落在了“新帅”身上:内部矛盾、转型受阻、主业遇敌……这促使杨元庆对联想的“改革”从未停歇——进击与保守,是联想这些年来的“主旋律”。
联想的矛盾究竟藏于何处?联想正面临哪些危机?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也更希望看见“大象的转变”。
1、部门错综交织,内耗增加
“又跌了。”
在联想集团最新财报发出后的一周,其股票不断跳水,从最高时接近6港元跌至5港元。显然,联想的本期财报并没有能够长期刺激它的股票。
作为短期投资者,张彤在年前买进了联想股票,本想等涨一涨后出手,但谁知股票却突然出现了“三连跳”。
“财报发出后本来是涨了,我想应该还能再涨些,但谁知成现在这样了。”张彤很无奈,但他也只能等待股价升回成本线。
(图/摄图网,基于VRF协议)2月20日,联想发布/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为亿元,税前利润实现27.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11%。
目前,联想集团旗下业务主要分为四大块: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移动业务、数据中心集团业务和创投业务,这四块业务收入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的75%、10%、10%、5%。其中,前两项业务共同构成了联想的智能设备集团业务。
在武汉疫情期间,联想第一时间紧急驰援武汉应急医疗工程,总捐赠硬件设备超台,医院提供7X24小时的IT设备运维和现场技术支持,这让联想大获好评,股价也随之涨高,然而这样的好运并没有维持多久。
在最新财报发布后,联想的股价不仅持续走低,更在2月27日被沽空机构BucephalusResearch指责其疑似欺诈,该机构称“联想现金流承压、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应付帐款扩大,导致流动性可能比想象中更紧”。
消息一出,联想股价大跌5%,收盘小幅跳水跌1.37%,两日内市值蒸发45.6亿港元,截至2月28日,联想的股价已跌至4.81港元/股,总市值跌至亿港元。
不过,股市上的波动对于联想这样一家走过36年风雨的企业而言,或许不是什么大风大浪,在真正的危机时刻,这家民族企业总会有人出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对于这一点,联想的“老人”是最能体会的,尤其是出走后又回来的“联想老人”。
“联想的优势始终不变,重回联想后,我发现联想的变化还是挺大的,进步很多,但有些地方依旧没跟上时代。”联想集团的员工许敏对「子弹财经」说道。
年大学毕业后,许敏进入联想消费业务部,主要做产品销售,直到年非典过后,他离开了联想。“在非典期间的销售压力非常大,真的很累。”许敏告诉「子弹财经」,当时他们小组每天都要紧盯销售情况,白天晚上连轴转。
离开联想的几年里,许敏曾转战多家互联网公司,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再度回到联想集团任职,这一次他看待联想的视角有了新转变。
他第一次离开联想时,联想是一家优秀的硬件制造公司;他重回联想后,发现联想还是一家优秀的硬件制造公司,但也仅仅是一家硬件制造公司。“四平八稳”一直是联想不变的主基调,而当前,摆在联想面前的只有变与不变,妥协与不妥协。
在许敏看来,联想这些年来虽做了些互联网业务和相关服务,也正寻求智能化转型,但其本质上是一个硬件制造公司,谈不上软件开发公司,更谈不上互联网公司。
“我再回到联想后,才觉得它连软件公司那一步都迈不过去。”他说,这种感知来自于联想内部组织架构与人事之间存在的矛盾及问题。
“的确是这样,联想的很多问题都出自内部,外部的大环境变化只是诱因。”李明轩告诉「子弹财经」,联想内部“品牌乱、部门乱”,很多分管移动部门的人也管PC业务,反之亦然,“总体来说是纵横交错的,并且交叉得非常严重。”
在联想集团任职六年之久的李明轩曾负责过一段时间的移动业务,如今在PC销售部门任职。用他的话说,移动业务是生生地被联想“做废了”。
“移动业务之初基本很多人都知道‘中华酷联’,联想在10年以前,甚至之后几年都还不错,但是在互联网手机玩法当中,联想彻底慌了,不知道怎么玩了。”李明轩说。
许敏管它叫“自废武功”。他告诉「子弹财经」,联想移动业务的衰败其实是从收购MOTO开始的。“收购MOTO进来,直接把ZUK的资源挤掉了。”
这是联想惯用的手法。无论是收购IBM或者NEC,从经济角度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对,这也使联想能迅速走出国门,进军海外市场。
(图/Piqsels,基于CC0协议)“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后,又收了Moto和富士通,内部一向对这些业务很包容,不像其它大公司收购后把原有团队都踢出去,换上自己的人。联想是连人带业务都收进来,所以这也造成了多元的内部文化。”许敏说。
在许敏的记忆中,当时的工作汇报会议上既有Moto的人,也有富士通和ThinkPad的人。“一条线就会涉及到每个方面的人,这种文化的交织和复杂程度很大,内耗很重。”他苦笑着说。
联想作为一家硬件公司,硬件强,软件和互联网较弱,发展阶段的不同以至于不可能用同一组织结构去管理。如果用相同办法去管理,那么只会带来一个问题:联想内部会把资源都倾斜在强势业务上,不会给予多少时间让弱势业务去成长。
2、用“硬件思维”做管理
对于联想来说,它区别于互联网公司的灵活应变与快速迭代,无论在业务体系还是运营逻辑上,联想都是一家彻头彻尾的硬件公司。
“联想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在产品结构上,虽然联想是按PC、手机进行的组织划分,但它的产品和业务的管理方式是交叉在一起的,管硬件的人也管软件和互联网,不是说做PC就做PC,做软件就做软件,做互联网就做互联网,没有独立的小团队或小生态,而是全交叉在一起。”许敏说。
这意味着,在联想当前的业务管理层,某个事业部的负责人必须是“全能型选手”,要对整个事业部所涉的所有业务了如指掌,而负责人一般是内部业绩优异者胜任,其多在某个业务体系内钻研多年,但对其它业务体系的了解不一定深入。
“比如说,PC业务下的硬件、软件和互联网业务全都是由一个人来管理,这个负责人可能是PC销售或PC硬件设计出身,因此在业务管理上很难完全融会贯通。”许敏对这种管理方式不太认可。
在联想,更多人的惯用思维是硬件公司的打法,许敏告诉「子弹财经」,“在联想很难找到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状态,小到开一个会或做一次汇报,你会发现全都是硬件公司那一套。”
许敏将它称为“卖电脑式思维”,这种模式如同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卖一批电脑,如果能卖就卖了,卖不了就撤回,反正总有地方能卖。同样,联想把这种思维运用到了整个管理体系乃至业务操作模式上。
“相比之下,这种思维就不能用在软件和互联网业务上,因为它们需要不断迭代、试错与容错,慢慢变得更好,”许敏说,现在联想内部很怕被用户骂,用户一骂,联想就慌了,不敢试错,“内部外部对软件和互联网业务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