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年的那些2in1电脑

这篇文章,我将带大家盘点一下年那些被我看中或者使用的2in1电脑。

不过在此之前,先回忆一段往事。

年,我在日本跟导师研究UMPC的UI设计。

可能有朋友没有听说过UMPC这个已经离开舞台的名词,“Ultra-mobilePersonalComputer”,超级移动计算机,或超微个人电脑。

那个时候的笔记本动辄两三公斤,移动性不好。UMPC的思路是直接把win系统设备做小、做轻,做到智能手机那么大,功能与笔记本保持一致,接口齐全。

以日本当年的制造实力,微型化自然不难,索尼、松下、东芝、工人舍都有非常惊艳的产品出现,并且一度占据日本笔记本市场的3成,有一个广告展现了UMPC带领人们进入移动时代的图景。

vicon

整体思路是对的,业内也认同这是未来个人计算机必然的趋势。但实际使用体验非常糟糕。win系统本身是根植于键盘鼠标操作的图形界面,屏幕小、键盘小、触摸板小,界面字小、按钮小,加上那时候电容屏还没有兴起,全靠一直不太精准的触摸笔点来点去,操控性一塌糊涂。

当时我导师就是研究给小屏幕的winXP换一套UI,用手指的触摸和手势来简化x86的固症。我们不仅重做了桌面启动器,还联系了一些开源软件商(如openoffice)合作,共同设计触控界面。

研究了大概半年左右吧,乔布斯发布了初代ipad,尽管硬件上和同期的umpc相比优势不大。

但是要知道苹果已经做了三代iPhone,在触摸屏上玩得如鱼得水,无人能及。

导师连夜排队买到iPad,玩了一宿,第二天顶着黑眼圈来到研究室。

他跟我们说,从今天开始我们研究iPad的app开发,触控化XP,先搁置不做了。

留学结束后,我带着半拉子的UI设计和半拉子的ios程序开发回国了,心里挺迷茫的。

要知道,那一年,国内的手机市场仍然是诺基亚的天下。中国联通正在推广3G上网,动感地带还是19块钱包MGPRS的流量。什么LTE,什么智能移动终端,似乎都很遥远。

后来两年,和导师时常博客互动,特别是win8系统发布以后,导师很兴奋,他觉得Windows系统的第二春来了。然而不幸的是,日本PC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断崖式下滑,索尼割让了vaio,nec卖身联想,工人舍一蹶不振,老牌松下东芝不断缩小业务面,专攻本土。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日系电脑在国际上扬眉吐气。反倒是中国品牌在产品创新和业务兼并上节节上升,深圳华强北生产的小品牌UMPC和智能手机甚至远销欧美,成为业界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

年至今,我一直苦苦追寻“完美”的2in1设备,包括电脑平板二合一、翻折本、触屏笔记本、模块化主机等等。不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