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即将被淘汰加点钱入手大容量NVMeS

U盘落伍了吗?前阵子跟朋友聊到U盘装系统,他竟然说U盘不如光盘保存长久,而且市面上许多U盘闪存颗粒降级,降价也降质,被淘汰是大势所趋。的确,光盘比U盘保存文件年限更长,但普通光盘无法修改擦写,不如U盘小巧实用;说U盘颗粒变差也是事实,毕竟现在SSD固态硬盘的颗粒都在缩水,MLC已成宝贝,QLC都有卖成TLC价格的,U盘这种颗粒不明的产品,质量还真不好说。不过我现在除了装原版Windows系统需要用U盘,其余时间基本不碰它,因为如今我的移动存储已经从2.5英寸移动硬盘升级到更小更快的NVMe固态硬盘了,就是下面这种。

什么是NVMe固态硬盘?它是基于NVMe协议的SSD,比SATA版SSD所用的AHCI协议传输性能高、延时低、功耗也小,也更适合如今的多核心系统。如果说SATA版SSD是偶尔需要在路口让行的国道,NVMe固态就是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所有数据都可以不受干扰地到达目的地。速度方面NVMe优势特别明显,SATASSD一般五六百MB/s,NVMe跑出上千MB/s没问题。我装入主机这块ORICOVGB就是NVMe的SSD,后文将会给大家展示它在华硕B+主机上测得的读写速度。

不过这次我入手NVMeSSD并不是要在主机上使用,而是想借助匹配的Type-C口高速NVMe硬盘盒,(伪)DIY做成一只高速移动硬盘,一般我们可以称这种由NVMeSSD做成的移动硬盘为PSSD。

下面给大家说说刚收到的盒子和SSD都是什么样。SSD是ORICO的迅龙系列M.2NVMeGB,型号V;固态硬盘盒则选择了同品牌的Type-C盒,型号为M2PJ-C3,最高支持10Gbps传输速率。

先拆SSD,配件包括导热硅胶、红色的散热装甲(用于装台式电脑主板散热)、M.2SSD位固定螺钉,还自带一把螺丝刀。说明书略。

奥睿科(ORICO)固态硬盘SSDM.2NVMe协议//GB笔记本台式通用质保五年京东旗舰店¥购买已下架

硬盘盒肯定带线,配了一根CtoC和一根AtoC,都是20cm左右短线缆。硬盘盒非免工具的,由一颗螺钉固定,因此也配了一只螺丝刀,附件还有一片导热硅胶,这样我就多了一块备用的。

奥睿科(ORICO)M.2NVME移动硬盘盒转Type-c/USB3.1固态SSD全铝外置盒NVME-深空灰京东好评率93%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购买已下架

这款ORICOM2PJ-C3盒子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全铝合金+顶部散热格栅,4重散热;其余平面简约磨砂设计,颜色还有银色款,但我觉得灰色不张扬,质感更胜一筹。

背部螺钉处印有型号参数,表明NVMeM.2SSD身份,输入电压电流为5V/0.9A。

打开见PCBA主板,可以直接取出,主板上密布的打孔铜条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主控芯片为JMS,支持UASP加速协议,也支持智能休眠。

NVMeM.2PCI-e协议,兼容Mkey和B+Mkey接口,兼容、、、四种规格,在主板不同孔洞固定螺钉即可。

USB3.1GenGbps理论传输速率,实际拷贝大文件最高速度可达M/s(需用USB-CtoC线缆,用USB-AtoC减半)。

盒子长宽高分别为.5、29、11.5mm,铝合金材质使重量减轻到38g,加上SSD本身也不会太重,比传统2.5英寸移动硬盘轻盈许多。

接入电脑后,注意到盒子尾部还有个小孔,刚好露出幽蓝色的LED硬盘灯。

测试用的台式电脑主板为华硕PRIME-B,没有USB-C接口,因此用USB-AtoC连接测速,只得到连续读取速度.29MB/s和连续写入.80MB/s,4K-64Thrd跑分较优,总分,入门级SSD水准,显然是盒子和线缆限制了ORICOVNVMe固态硬盘的发挥。但换用CtoC线后,这只移动硬盘就可以直接插入手机Type-C读取,刹那间大文件转移不成问题!

还是要测一下ORICOVNVMeSSD的极速的,于是自带导热硅胶片派上用场,使用前需要先把商品标签揭掉;最后将散热铠甲对准导热盘粘附。

B只有一个M.2位,不过我已经将主机改为有SATA版的纯国产SSD光威弈Pro作为系统盘了,这个M.2位也就顺利的成为NVMeSSD测试位。

装好后一番初始化,单分区4K对齐搞定,可以看到V可用容量为.94GB。

用CrystalDiskInfo7.5可以看到ORICOV支持PCIe3.0x4,NVMe1.3。实测温度为46℃,跟我主板型号和机箱风道有关,得亏有附赠的散热铠甲。你看SATA版的SSD就很凉快。直接拉一个57GB的单文件--电影《正义联盟》到ORICOV之上,可以看到速度稳定在MB/s。

那么ORICOV的跑分如何?CrystalDiskMark给出如下成绩:连续读取.84MB/s,连续写入.34MB/s。

再换用ASSSDBenchmark,跑分从之前被硬盘盒限制的五六百分,飙升到。读写速度也与CrystalDiskMark基本一致,在/1左右。1GB文件块的4K-64Thrdiops分别达到读取18.5万,写入23万,成绩不错。

用ATTO4.0测试,从32KB开始,到64MB各档位跑分均稳定的年在读1.90GB/s、写1.47GB/s左右,与前面两款软件一致。

跑分过程中,ORICO迅龙VGBSSD温度维持在50摄氏度以下,与之前主板M.2位的SSD温度状态持平。从传输速度、稳定性和散热方面看,V的素质不错,放入NMVe移动硬盘盒确实有点委屈,但从此我也有了一个GB的高速小巧移动硬盘。

ORICO迅龙V+M2PJ-C3硬盘盒组合的PSSD,与传统2.5英寸移动硬盘相比,前者更轻巧易用;与U盘相比,又在速度方面完胜。U盘什么时候被科技大潮驱离主流咱不敢瞎猜,但用自组PSSD的方案肯定更香。有预算你也可以试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