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惹众怒,只因不同意这项政策锋潮评测

最近这段时间,国外关于《维修权》法案的讨论沸沸扬扬。

就因为这件事情,平日里经常互相撕头花的苹果、谷歌和微软,还高调地宣布站在同一阵线,公开反对这项法案。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机哥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法案,能够让这些科技巨头联合起来阻挠。

结果不看不知道,机哥发现原来这么多年,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好像都在遭受着这些巨头们的PUA。

首先,不知道各位机友们谈到官方售后维修的时候,想到的都是什么。

不出意外,应该都是高效、专业、透明、有保障等等。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第三方维修的不专业、不透明,甚至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第三方维修一直处于被排挤的状态。

很多情况下,消费者选择第三方维修,基本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特别是保修期外,会为了降低维修经费而放弃官方维修。

但某些第三方维修并无法完美地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并不掌握官方的维修手册

可能很多机友会觉得,这些设备提供商不提供维修手册无可厚非,毕竟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是嚯,机哥发现这其实是最近这十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做法。

把时间倒回到上个世纪,大到电视机,小到笔记本、电话,它们的维修手册其实都会向维修技术人员公开。

即便是某些比较重要的原理图,在付费之后也可以下载查看。

而且这些文件和大家想象的保密文件,其实差别很大,并不存在看了它就能破解商业机密的说法。

不仅如此,很多第三方维修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无法使用非原厂零部件,导致性能下降,故障频繁。

可这是第三方不愿意用吗?很显然不是。

基本上所有设备制造商,都不愿意对外提供原厂零部件,这也成为了消费者不得不选择官方维修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第三方维修机构,会回收废旧设备的原厂零部件,用于新设备的维修。

这时候,设备制造商还会鼓捣出一些匹配手段,阻止原厂零部件的替换。

例如年初的时候,就有消费者发现苹果在iPhone12上,整出了一套新的机制。

即便更换的零件,是从另外一部iPhone上拆卸下来的原厂正品,在更换上之后仍然会被系统识别出来,并且被禁止运行。

为了增加第三方维修的难度,这些设备制造商还在不断地为他们使绊子。

例如苹果就在年的时候,开始在iPhone和MacBookAir上,使用一种市面上从未见过的「五角形安全螺丝」。

后来,苹果还大量在iPhone内部使用胶水,固定重要的元器件,一旦无法还原就容易造成损害。

显然,这些做法就是为了防止第三方维修机构拆

开设备。

所以嚯,很多人都觉得第三方维修有风险,需要到官方售后才能有所保障。

但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风险,背后少不了设备制造商的垄断。

再配合上几乎每个设备制造商都有的不成文规定:

不论是否在保修期内的产品,只要经过第三方更换零件或使用第三方维修后,就不能再享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