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圈有个热词——49年加入国军。
这个词有点绕,简单解释就是:在新品发布的前夕,购买了上一代的老产品,错过了硬件的迭代升级。
年是新中国成立的一年,但你却在那个时候加入国军,结局就是新中国崛起腾飞,而你则没有赶上发展的浪潮。
最近“49年入国军”的人很多,毕竟全球芯片短缺,RTX30系游戏本普遍缺货,消费者急着用,就只能“被迫入国军”,买RTX20系老游戏本了。
那么在近几年的笔记本中,哪款电脑可以说是“国军之王”呢?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苹果MacBookAir
左滑看接口
机身左侧
机身右侧
它的配置如下:
i3-NG4处理器
8GB内存
GB固态硬盘
13.3英寸0*分辨率%sRGB色域IPS屏
电池容量49.9Wh
厚16.1mm
机身重1.29kg
适配器重g
目前售价元
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做工极其精致,艺术品般的内部设计
2,屏幕素质、色彩管理较好
3,键盘重回剪刀脚结构,手感回升
缺点!
1,能耗比被M1芯片秒杀
2,只有Type-C型接口,可能需要转接
3,屏幕边框较宽
这台笔记本电脑拆机不难,卸下底面螺丝即可揭开后盖,不像MacBookPro那样有万恶的金属卡扣……
得益于果子的祖传高集成度设计,拆后盖并不能升级配置,所以拆机除了清灰外并无意义。
双通道8GB内存已经足够日常影音娱乐使用,内存板载无法更换。
固态硬盘容量GB,板载无法更换,如果有大容量需求,建议购买时选配更高容量的固态硬盘。
(千万别买)
1,想要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2,对做工要求较高
3,对x86的Mac有执着
身为最后一台x86架构的MacBookAir,这台电脑最大的特点应该是“有纪念意义”,除此之外没有明显价值。
屏幕方面,与Pro系列的专业级色彩不同,x86版MacBookAir并不能覆盖P3色域,实测色域容积为.2%sRGB,色域覆盖为96.3%sRGB,平均△E为1.22,最大△E为3.46,比不上Pro,但观感依旧出色。
续航方面,由于没法运行常规的PCMark10续航测试,咱们采用50%音量+nit亮度放电影的方式,最终得到6小时53分钟的播放时长。
噪音方面,它的满载人位分贝值为45dB,属于正常水平。
和M1芯片的MacBookAir相比,这台老Air便宜元,但使用体验的下滑幅度远超元。
所以如果你想买MacBookAir,千万一定注意处理器要选择M1,而不是酷睿i3i5i7。
但如果你想收藏一台x86的Mac作为纪念品,那这款也不是不能考虑。
上图是苹果MacBookAir的拆机实拍图,单风扇+0热管,CPU上覆盖了一大块金属片。
值得一提的是,风扇上方那一条金属条,在左右两侧都有开口,正对着风扇和T2芯片的位置。
室温25℃
反射率1.00
由于MacOS的兼容性问题,我们使用P95SmallFFTs进行压力测试。
在满载状态下,CPU温度最高99.4℃,功耗10W,频率维持在1.9GHz。
虽然日常使用不会有如此极端的情况,但MacBookAir在25℃室温下待机也有55℃左右,运行需要一定性能的应用时,核心温度仍然难以控制,这和M1的MacBookAir有很大差距。
左滑看背面温度
背面温度
表面温度如上图所示,键盘键帽温度最高为46.5℃,WASD键位区域在33℃附近。背面最高温度40.7℃。
总的来说,MacBookAir散热表现一般,尽管内置了一个小风扇,i3处理器发热量高,性能也比较弱,所以整体表现远不如“无风扇设计”的M1MacBookAir。
在我看来,那些之前买游戏本遇到“官方降价”,或者在RTX30系游戏本发布后买RTX20系老货的人,都没有我惨。
我在年初买入了i3版MacBookAir,原因很简单,苹果终于砍掉了恶心的“蝶式键盘”,重新采用“剪刀脚键盘”,我自然要体验一番,所以就买了最低配玩玩。
测完之后也没啥感觉,就放仓库里吃灰了。
结果一眨眼,苹果发布M1自研芯片了!
不仅性能秒杀i3,发热量比i3还低,首发价格还没上涨!
一台噪音更小、性能更强、功耗更低的电脑,各方面、全方位秒杀i3版MacBookAir!
RTX30系显卡更新,提升幅度也不过15~30%左右,还得伴随着更大的发热量,根本没办法和i3+M1比,苹果才是“背刺之王”,特别是i3版MacBookAir,我才是真正的“49年入国军”的终极代表
有一说一,苹果早在几个月前就官宣自研芯片的消息了,所以这次入国军纯属我自己作死,怨不得别人。
如果你平时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19.html